| 
 一级指标  | 
 二级指标  | 
 质量标准  | 
| 
 1.见习准备  | 
 1.1管理文件  | 
 相关管理文件、规章制度齐全;有见习大纲、教学指导书(讲义);  | 
| 
 1.2组织动员  | 
 1.计划内容详实、进度安排合理,目标任务明确; 
2.见习前有动员、有周密的安全防范预案; 
3.学生分组及人员安排合理,沿途线路设计科学。  | 
| 
 1.3基地条件  | 
 1.有稳定的见习基地学校且教学水平高,管理规范,符合本专业教育见习的各项条件,办学社会声誉好; 
2.具备接待教育见习的各项条件。  | 
| 
 1.4教师配备  | 
 1.带队、指导教师数量、结构配备合理; 
2.业务精湛,熟悉中小学教育一线工作,满足教育见习要求。  | 
| 
 2. 见习过程  | 
 2.1组织  | 
 1.见习各环节安排细致周密; 
2.有目标任务明确、内容充实,符合专业特点; 
3.双方相互配合好,沟通交流及时,信息畅通; 
4.对见习学生接待主动热情,积极性高; 
5.基地学校重视,准备充分,有专人负责,专人指导; 
6.能有效配合见习带队教师做好见习期间的教学组织安排,提供良好的工作、生活保障。  | 
| 
 2.2课堂观摩  | 
 1.详细观摩课堂教学,有完整的观摩记录和学习体会; 
2.听课任务饱满,时间安排紧凑。  | 
| 
 2.3班务见习  | 
 1.安排有一定数量的全程观摩体验班务管理工作和学生专题活动; 
2.有详细的活动、家访、谈话记录,有心得体会。  | 
| 
 2.4纪律  | 
 1.有明确的纪律要求,执行严格,遵守安全、保密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; 
2.学生无违纪和事故发生  | 
| 
 2.5日志、报告  | 
 1.学生教育见习日志记录详细,记载记录及时,有心得、有体会,数据完整准确; 
2.指导教师检查批阅及时认真; 
3.教育见习报告书写工整规范,数据详实正确,系统性强,质量高。  | 
| 
 3.见习总结  | 
 3.1工作总结  | 
 能够及时认真对教育见习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质量分析,总结、见习质量分析报告资料齐全。  | 
| 
 3.2信息反馈  | 
 能及时将见习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向院系主管教学领导、向学生进行反馈,提出整改意见。  | 
| 
 4.考核评定  | 
 4.1考核依据  | 
 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和严格的评定程序,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、目标任务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,全面客观反映见习质量。  | 
| 
 4.2考核结果  | 
 1.成绩评定过程公平、公正、透明,充分结合个人、见习小组、指导教师和见习单位的意见; 
2.成绩分布合理,能如实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; 
3.各种项目的填写、签字齐全。  | 
| 
 5.资料归档  | 
 5.1教学资料  | 
 及时认真完成各项教育见习资料,内容详实、工整规范,项目齐全。  | 
| 
 5.2教学档案  | 
 及时做好各类见习教学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工作,按时报送,及时归档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