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院系:
本学期期末考试,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部署,于2013年7月5日至7月9日进行,教务处集中安排300门次,1046场次考试,考试总体情况良好,各院系、各部门高度重视,全体监考教师冒着酷暑,坚守工作岗位;学校领导带领巡考组成员按时到岗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;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,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圆满完成,具体情况通报如下:
一、考试准备工作
各院系严格按照教务处《关于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安排的通知》(教字〔2013〕35号)和《关于成立2012~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检查指导小组的通知》(教字〔2013〕42号)文件要求,精心部署期末考试工作,各院系成立期末考试工作领导小组,严把试卷命题、印制质量,统筹安排院系期末考试工作,教学辅助部门学校印刷厂安排人力,加班加点印制考试试卷,后勤保障处提前安排考试试场的卫生清扫以及考试桌凳准备,为期末考试营造良好的环境。
二、考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
1. 7月5日全校进行2012级《计算机文化基础》和《信息技术基础》无纸化考试,考试秩序井然,但也存在几个问题:
(1)在机房考试,机位之间间距小,学生比较拥挤;
(2)目前使用的考试系统所抽取的试题题型及内容雷同率较高,不能做到随机抽取,考试的保密性较差;
(3)机试中没有安排考试签到,考试系统又不能统计缺考学生名单。
2. 7月6日—9日上午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程的理论考试,从总体情况看,考场秩序良好,学生按时在指定地点持证参加考试,绝大多数监考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,提前到岗,严格按照考试流程执行考试指令。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下列问题:
考风考纪方面
(1)本次考试的课程门数多、场次多,考试规模大,各院系提供的监考教师人数较少,多数教师监考场次都达到8次及以上,部分教师存在跨校区监考。检查中发现4人次记错了考试时间、地点,走错了校区、考场。1人监考迟到,经教务处与相关院系研究给予三级教学事故处理。
(2)本次考试学生持证参加考试意识增强,所有学生都携带有效证件参加考试。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携带手提包、手机、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复习资料进入考场。本次考试发现有1名学生作弊。
(3) 检查中发现两个校区有固定桌凳的教室由于桌凳位置设置的不合理,导致学生考试座位拥挤,客观造成学生之间考试答案泄露。
试卷格式及命题质量方面
本次考试教务处组织专家抽审试题26门次,安排教考分离考试3门次。检查中发现抽审的试题和教考分离的试卷质量较高,其他课程试卷经教研室主任初审、院系教学副主任复审,试题的质量较好。但是仍有部分科目的试题试卷格式、试题质量因院系审核不严,存在下列问题,
(1)试题编号重复、混乱;
(2)赋分不准确、不规范;
(3)试题页码与实际试卷页面不符;
(3)少数科目试卷由教研室主任独自命题并审核;
(4)部分科目试题标点符号错误,影响学生答卷。
(5)个别科目从试卷题量看很充足,但考试中部分学生30分钟内全部答完试卷。
三、整改措施
1. 加强无纸化考试的研究,引进新的考试系统,或借助其他专业的考试平台,解决目前《计算机文化基础》《信息技术基础》上机考试所存在的问题。
2. 部分科目采取集中分段上课,课程结束后随即进行课程结业考试,减少集中大规模安排考试所产生的各种压力。
3. 进一步优化考试安排,增加监考教师人数,建议院系领导以及高学历、高职称教师带头监考,减少教师跨校区监考场次。
4. 今后,应尽可能地选择容量大的教室用作考场,监考教师分散安排考生座位,客观上保证考试安全。
5. 各院系要加强试卷审核力度,建立命题、审核机制,尽量减少试卷形式上的低级错误,努力提高试题质量。
教 务 处
2013年7月12日